這是
宣傳片配音具體創作準備的最后一步。在前面三步“整體——具體——再整體”的準備之后.我們再次回到局部的、具體的文稿中來.結合已經積累的理性認識和細致感受,試聲定調,具化語感.調整心態,進入到話筒前的工作狀態,并且做好與
配音相關的外部準備工作。
首先要在結合片子,貼合音樂、畫面、動效等其他相關的元素,做到作品整體契合的基礎上,張嘴出聲——把前幾步分析醞釀的內心感受化為具體的聲音形式。最好能夠試錄幾句,自己再聽一下,并從聽覺上予以辨析和調整。當然這個張嘴試聲的內容不用太多,找一找開頭結尾的語氣,熟悉一下全篇起承轉合的幾個連接部位,再順一下拗口的人名地名或專業詞語也就可以了。
如大型系列專題片《故宮》的第1集《肇建紫禁城》,上來開篇第1句:“是誰創造了歷史?又是誰在歷史中創造了偉大的文明?”拔地而起,高屋建瓴,充滿歷史的滄桑感和探究迫問的現代精神,給全篇定下了雄渾厚重、質樸大氣的基調。因此這第1句的試聲定調很關鍵,它決定著這一集甚至全篇的成敗。在配的時候還要聯系下面的段落,多找一找、試一試,不能張嘴就來。
試聲定調,心中有數以后,接下來要讓自己進人工作的狀態:
首先是內心的狀態要積極。有了前三步的積累,對于原片和文稿的認識應該是全面而準確的,那就要把這種了解掌握化為自信.把這種自信化為良好的心理暗示,并通過這些產生積極的創作欲望和輕松的創作心態,還安排除雜念.集中精神。正如著名配音演員喬棒所說:“在話筒面前,要驅除雜念,保持一個符合角色情緒的松弛的自我感覺……總之,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戲里,氣沉下來,便可得到一個良好的自我感覺。”
其次是外部準備要充分。要跟配音師交流了解最佳的位置,調整話筒的高度,監視器的角度以及自己在話筒前的姿態,做好相關的配音時細節的準備,如按頁碼整理文稿的順序,拆下裝訂以便配音時的換篇,調整手機,治理嗓子等等。
總之,當我們拿到具體的文稿時,要先快速進行整體梳理,建立全篇的認識,掃除障礙,抱團歸堆;同時要捕捉到核心的段落與句子,把對全篇的認識具體落實到關鍵的每一句話上,做到找準依據,精微貼切;然后再回到全篇整體駕馭的把握上,契合原片,把握節奏,整體布局;最后,我們調整好心理狀態,張嘴試聲定調,使語感具體化,做好配音的相關外部細節準備,經過這兩上兩下的準備過程,我們的具體準備就算完成了。
需要指出的是,這四步是從不同的角度準備具體的創作,相互關聯,共同作用,不可忽視。但隨著經驗的積累,實踐能力的提高.在實際工作中這四步往往是渾然一體同時完成的。有經驗的成熟的創作者,在快速梳理稿件,抱團歸堆的同時,剩下的步驟也一并到位了,這就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另外,這四步準備工作也不是機械教條的八股程序,每個創作者具體準備的習慣并不相同,方法也因人而異。但是.從具體作品中來,到具體創作中去的創作道路,精細準備的創作習慣,一絲不苛的創作態度,不懈實踐、不斷積累的創作熱情,輕松自信、積極從容的創作心態,才是最重要的。
當我們做好了這些準備,宣傳片配音藝術創作就可以開拍了!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