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素有“江南名城?教化常州”的美稱。歷史上,常州文風經久不衰,明清時期,常州就出了 3 個狀元,到了近現代,常州更是人才輩出,著名外交家顧維鈞、吳學謙、錢其琛以及著名的愛國實業家胡厥文、吳蘊初都誕生在這里。
至今常州還完好保存的法華塔、孔廟、古猗園、秋霞圃等眾多的文化古跡。
常州是1958年就被命名的上海科學衛星城。
隨著軌道交通、常州新城的建設,常州已成為眾多國家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匯聚之地,擁有“十所一中心一基地”和八所高校的集聚規模。
依托科技資源的研發優勢,常州逐步將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其科技研發作為經濟轉型主攻方向。確定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物聯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醫療器械等。
張江常州園是張江最早的“一區六園”重要組成部分,園區先后被評為“全國十佳民營科技園”、“最具活力科技園區”和“全國先進科技產業園”,現已拓展到18平方公里,除科研院所集聚板塊外,還將環同濟知識經濟圈、上大科技園、中廣基地、國際汽車城研發港、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等一批各具特色和產業優勢的國家級、市級創新載體納入張江高新區常州園,不但壯大了張江常州園的實力,增強了張江常州園的輻射功能,更重要的是為全區的高校科研院所發展、為全區的科技產業發展拓展了寶貴的空間。
常州是著名的國際汽車城。這里擁有集汽車與零配件生產、汽車貿易與營銷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際性現代化汽車產業園區,世界知名汽車零部件及研發企業紛至沓來,逐步成為我國乃之亞太地區汽車貿易的核心市場和整車及配件貿易的重要集散地。
常州是中國大陸首個“無線城市”,貫徹“產城融合”的理念,遵循低碳、環保和宜居的建設思想,常州正逐步轉變作為一個郊區局部地區中心的傳統形象,積極培育和發展與之相匹配的現代服務業,如休閑旅游、國際商務、精品商業等,形成以現代體育休閑、精品文化、時尚消費為代表的城市特色,以此成為城市風貌出色、生活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城市空間多樣化的充滿魅力的區域性核心城市。在"F1"與傳統城市空間之間創造交融平臺。培育"動靜相宜"、"古老與現代交融"的城市氣質,也榮獲了“中國最佳宜居城市”稱號。
創新、創業的科技新城正與悠久、祥和的文化古城有機結合,“江南情、荷花韻、科技城、現代人”的畫卷正徐徐展開。“千米一湖、百米一林、河湖相串、荷香滿城”的科技宜居常州正加速駛向未來。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