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的物理性質包含四個要素,即音高、音強、音長、音色。
??? 1.音高
??? 音高,即聲音的高低,取決于聲波的頻率,即每秒振動的次數。頻率高則音調就高,反之,則低。頻率的單位是赫茲,即周/秒。人耳能夠感知的范圍是20~20000赫茲。低于20赫茲的叫“次聲”,高于20000赫茲的叫“超聲”。人耳對2000~4000赫茲的聲音最敏感。
??? 影響音高的因素是:振動體的長度、質量、緊張度。大的、長的、松的、厚的、粗的物體振動的次數少,頻率低,音就低;反之,音就高。人聲的音高決定于聲帶的長短、松緊、厚薄。小孩的聲帶比較短、薄,成人的聲帶比較長、厚。女人的聲帶比較短、薄,男子的聲帶比較長、厚。女人說話的聲波頻率在150~
350赫茲之間,小孩更高些,男子在95~230赫茲之間,因而小孩比成人、女人比男人的聲音高些。同一個人要變化音高,就得把聲帶拉緊或放松。
??? 普通話是有聲調的語言,音高在區別意義上有重要作用。
配音員必須把聲調讀準,在聲區的運用上應盡量運用自如聲區,不要過分拔高或壓低。要進行擴展音域的訓練,以適應多種表達的需要。
??? 2.音強
??? 音強,即聲音的強弱,又叫“音量”或“音勢”。音強決定于振幅的大小。振幅大則強.反之則弱。同一音高的聲音.大聲說,則響些,強度大些,反之則小些。計算音強的單位是分貝。一般談話時音強大致在60~70分貝,如果高到120~130分貝,就會感到聲音太大.霞得耳朵痛。語音中,一般說來,元音的音
強大于輔音,濁音大于清音。
???
配音在強度的掌握上要注意四點:一是要強度適宜。不要太強,否則不親切,不自然;但也不過弱,否則不清晰,影響收聽效果。二是要平穩。音量變化不宜太大,太突然。三是要有層次。變化幅度不能過大過猛,但一定要有變化,而且要顯示出層次,否則就會平板、單調。四是要掌握好詞的輕重格式,尤其是輕聲。
??? 3.音長
??? 音長,即聲音的長短,決定于音波持續的時間。聲音在時間上出現空白就是停頓。
???
配音中要注意三點:一是速度適宜,一般比日常說話要慢些。二是音節的長短疏密要有變化,以增強節奏感和韻律美。三是與音高、音強有機配合,用于突出重點.顯得流暢自然。
??? 4.音色
??? 音色.即聲音的品質、特色,又叫“音品”、“音質”。它決定于不同頻率和振幅的聲波疊加在一起形成的聲波形狀。人聲和一般樂器的聲音,絕大多數不是只有一個頻率的單純的聲音,而是由許多頻率、振幅不同的單純聲音組成的復合音。其中頻率最低、振幅最大的一個叫基音,是音色的決定因素,其余的是泛
音。在復合音中,由于基音和不同泛音之間的振幅和頻率相互影響,形成許多的復雜波形,音色也就干差萬別。如果泛音和基音的頻率形成整倍數的比例關系,就會產生有規則或者周期性振動的聲音,這種聲音就是樂音,否則就是噪音。復音的音高由基音的頻率決定,而它的音色則取決于泛音的數量、大小和與基音的
結合方式。泛音豐富.聲音動聽。
??? 影響音色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
??? (1)發音體(振動體)不同。如兩人聲帶不同,音色就不同。二胡和小號音色不一樣,就因為它們是不同的發音體。
??? (2)發音方式不同。如“d”與“t”,部位相同,但方法不同,一個不送氣,一個送氣,聽上去音色不同,是兩個不同的輔音。同是弦樂器,用弓拉還是用手彈撥,產生的音色不同。
??? (3)共鳴器形狀不同。如“i"與“ü",舌位相同,但唇形不同,音色就不同,是兩個不同的元音。元音的不同主要取決于共鳴器形狀的不同。同樣是鼓,大鼓的音色跟小鼓也不同。
???
配音的音色以虛實結合為好,既圓潤明朗,又柔和親切。不可過實.追求金屬音,否則尖銳刺耳;也不可過虛,氣音成分重,虛聲虛氣,不自然,不好聽。音色變化要豐富多彩,不能只用一種音色、一個味道,否則很難適應多種復雜思想感情表達的需要。
??? 音高、音強、音長這三者,有人稱之為“超音質特征”.它們在語言表達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產生語言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綜合因素,
配音的節奏感、韻律美,就是這些超音質特征的有機組合所造成的。我們要善于運用它們。
免責聲明: 以上整理自互聯網,與本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我們重在分享,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在線客服在24小時內刪除)
聯系客服
立即下單